作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抓手,2022年专项债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也令各方更为期待今年专项债进一步“提质增效”。
“2022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过4万亿元,这当中包括预算安排的和依法盘活专项债限额空间这两个部分,支持约3万个重点项目建设。”3月1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些项目的建设,发挥了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等作用,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安永政府投融资咨询合伙人谭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地方政府专项债作为新预算法背景下政府举债的主要途径,是政府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和保障。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和“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原则,由专项债拉动的总投资规模更为可观,突出的省份投资拉动倍数高达9倍。主要通过专项债资金带动配套融资以及后续延伸产业链上的社会资本投资来实现。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的影响下,更要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许宏才表示,今年,财政部将合理安排专项债券规模,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更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仍然需要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预计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会达到4万亿元左右,与2022年4.04万亿元左右的实际发行规模基本相当。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共发行地方政府债178只、合计5761.38亿元,发行规模同比上升13.62%。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为3357.53亿元,占全部地方债发行规模的58.28%。
截至2月末,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共发行10676.92亿元,完成提前下达限额(26220亿元)的40.72%,其中新增一般债2407.55亿元、完成提前下达限额(4320亿元)的55.73%,新增专项债8269.38亿元、完成提前下达限额(21900亿元)的37.76%。可以看到,新增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整体靠前,发行规模保持较高强度,这有助于更早形成实物工作量,积极发挥稳增长、扩内需、促投资的作用。
在谭营看来,2023年新增专项债限额将较2022年度小幅上涨,整体发行规模或创历史新高。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2.19万亿元,较上年同批额度大幅增长50%。同时,在“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要求下,地方债发行进度较往年进一步加快,进而支持年末及跨年度经济增长。预计今年专项债整体的发债节奏和2022年相似,即第二季度为发债高峰,多在第三季度形成实物工作量。
就今年专项债的投向领域来说,据许宏才介绍,2023年,财政部将在重点支持现有11个领域项目建设基础上,适量扩大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加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在专项债的投向上,一方面要围绕粮食安全和交通安全,应在水利、农业、铁路、机场等传统基建上持续发力;另一方面,则围绕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智能社会,在数据存储、计算、交换等方面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此外,还要围绕弥补民生短板、改善居民生活,在市政管网、公交出行、商业网点等领域加大投资,有效发挥专项债的资金属性和资本化功能,引导经济结构合理布局。
“预计今年仍会有50%左右的专项债资金投向交通运输、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传统基建领域,同时对新能源和新基建的投向占比有望提升。”冯琳认为,着眼于及时发挥专项债资金的政策工具作用,2023年有必要进一步扩大专项债投向领域,进一步扩展到收益性较强的项目。
谭营表示,总体来说,今年将继续发挥专项债的拉动效应,专项债资金投入及其带动的总体投资规模或将进一步提高。
标签: